close
傳統的影視創作模式,大體是“作傢創作小說——編劇改編劇本——影視主創團隊完成攝制——播出(公映)”。每個環節都遵從藝術規律,進行精英化、個體化、個性化創作。創作全程封閉,公眾很少參與。影視播出之後,觀眾才被動接受。“IP影視”模式完全不同。目前資本已經介入到整個生產鏈的源頭,即網絡小說的創作。投資方深入調研市場,作者根據讀者偏好精心策劃故事題材、主線和敘述框架。小說在網絡發表的時候就跟進市場推廣,吸引讀者參與互動。無法吸引讀者的小說及時放棄,更換新的創作項目。小說一旦在網絡獲得成功,緊接著就啟動出版、電影、電視、網劇、動漫改編制作等下遊環節。從頭到尾,都遵循一種程序化、標準化的類工業生產流程。
網絡小說甚至在內容設置方面,都參照一般商品的市場細分和標準化模式,進行類型化創作。比如迎合女性讀者的“灰姑娘”模式,一大群“高富帥”圍繞女主角團團轉,使女主角無所適從、糾結不已。例如郭敬明導演,楊冪、柯震東、郭采潔、郭碧婷、嶽小鳳、陳學冬、楊洋等主演的《小時代》系列,劉詩詩、吳奇隆、林更新主演的《步步驚心》等。迎合男性讀者的“落魄才子”模式,男主角懷才不遇、窮酸落魄,但堅守道義和自我,因此贏得一群超凡脫俗的“白富美”青睞,最終逆襲成功,功成名就,例如胡歌主演的《仙劍奇俠傳》系列。這些小說的目標讀者是“85後”群體,他們個性強烈、富有理想主義、有強烈的表達欲,願意付費閱讀並參與互動。因為他們對現實比較冷漠,所以最受歡迎的題材是玄幻和歷史改編。
傳統模式與新模式兩相對照,差別不言而喻。前者是精英化、封閉式的藝術品創作,新模式是大眾化的、開放式的類工業品生產。它把大眾影視理解為文化工業,在充分瞭解受眾需求和偏好之後,再據此組織生產。像一般商品生產一樣,資本深度介入到大眾影視產品的策劃、生產、營銷、受眾和市場維護等環節,成為主導性力量。從網絡小說的創作,直到影視作品播出之後的衍生品開發,以及線下活動和粉絲組織,都刻意引導粉絲參與其中。粉絲的意見影響小說的創作過程,人物關系和故事脈絡有可以按照粉絲意見進行調整。影視作品的主演演員,比如最終確定由胡歌來主演《瑯琊榜》,也在充分聽取粉絲的意見之後確定,以保證粉絲的深度參與。
如果說傳統影視制作是藝術創作,那麼“IP影視”就更像工業化生產。它們遵循不同的生產規律,包含不同的精神內涵,甚至性質都不一樣。影視藝術作品更強調思想性、藝術性和審美性,“IP影視”產品則更追求市場和利潤。
資本與文化相結合,借鑒高效率的工業化、市場化模式創作生產,是文化成功產業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捷徑。如何評價這種新生事物?一方面,用影視藝術品的思想藝術標準來要求工業化生產的大眾文化產品有失公允,但另一方面,如果對市場放任自流,導致影視領域隻見工業化生產的大眾文化產品,不見強調思想性藝術性的影視藝術作品,那又走到瞭另一個極端。事實上,像《瑯琊榜》這樣的經典佳作,從網絡小說到最終拍攝的劇本經歷瞭長時間的潛心打磨,而且主創團隊在影視制作過程中,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益。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要求“IP影視”大量湧現《瑯琊榜》這樣的佳作有點不切實際。這樣的個案難以復制。但在當前,面對這個新生事物,仍然應該堅持“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方針。隻要不違反相關法規政策,就應該寬容不同的創作模式、創作風格,形成多元的影視類型和流派。“IP影視”絕非天然就缺乏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膚淺庸俗之作。隨著市場逐漸成熟、受眾藝術鑒別能力不斷提高,“IP影視”的整體質量必然水漲船高。歐美國傢的很多電影電視作品,就是按照工業化、標準化、產業化模式來創作生產的,但叫好又叫座的佳作不勝枚舉。可見,資本化、工業化和市場化的生產模式,完全有可能跟思想性藝術性兼容,使兩者相得益彰。
當然,監管規范不能長期滯後於實踐。當前“IP影視”已經有過熱跡象,防止盲目跟風炒作已成當務之急。如果放任過度的非理性繁榮甚至泡沫化,那麼泡沫破裂之後,必然一地雞毛。“IP影視”應該走出一條健康有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甚至帶動整個文化藝術領域逐步實現文化產業化,切忌“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作者:封壽炎
本文來博客 王智明源:解放網
責任編輯:王曉王智明 旅館易_NE0011
老虎團隊 王智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